影畫樂



一九七五年南越解放,國家統一,新政府實施「清除資產階級墮落文化運動」,各類海外港/台/美電影與書籍等通通被視為違禁品,市面僅剩下唯一的一份華文「西貢解放日報」,西堤戲院暫停營業,從此「電視」變得十分昂貴,而電視節目來來去去只有兩個限時電台,早上播放蘇聯搖滾樂、木偶戲、完全聽不懂的蘇聯新聞,晚間播放卡通頻道、金邊舞蹈、越南話劇、愛國電影、MAlKA劇集⋯⋯其餘停播時間通通一律都是「沙子蟲」畫面。

MAlKA是一部蘇聯兒童連續劇,故事講述一名擁有超能力的外星小孩,主角留著一把可愛又獨特的髮型,MAlKA劇集興起,造成許多小孩跟隨流行紛紛剪了個MAlKA頭。

晨間朦朦朧朧,電視畫面開始出現一名額頭有一塊胎記的蘇聯男人,由於內容不設字幕,茫無頭緒,我們都給他取了一個綽號為「打穿頭」。事隔多年,現在才知道他是一位政治家兼蘇聯總統戈巴契夫。

豈止電視昂貴,任何物質都相當缺乏,一隻由水手非法引進的黑膠大碟黑市價高達一錢黃金,而且必須到西貢「水晶宮」門前擺地攤處才能買得到。當年風靡一時的莫過於Boney M/ABBA兩大樂團,不少咖啡廳偷偷播放他們的迪士可歌曲招攬顧客,不過新政府將此歸類為「偽音樂」,若是被文化部發現就得當場充公大碟,虧損慘重。

一九七九年,基於人道立場政府批准「收郵包」,能收到居住國外親友寄來的包裹深感榮幸,開心非常,包裹物品既可自用又可出售,雖然納稅費高,但是只要賣出一兩樣東西,就可「回本」,包裹內的物品常見有;T裇、牛仔褲、卡式機、玉器、玩具、保心安油⋯⋯是的,此時卡式機開始在坊間流行起來,不少業者將黑膠大碟音樂轉錄至卡式帶,一盒盒五顏六色的可愛卡式帶就此產生,許冠傑的歌曲亦在此時興起,巷頭巷尾到處能聽到他的歌聲,尤其農曆新年期間,大家總是不約而同的播放那兩首不朽名作「恭喜恭喜」、「財神到」。

那年代,家𥚃有卡式機代表富有,只要避開午休時間,無論開多大聲都沒有人投訴的,有時還會出現「鬥大聲」的炫耀情況,看看那個喇叭夠響。

卡式機具備收音功能,逃居海外的難民,對故鄉朝思暮想,眷念無數,時常借助廣播電台點播歌曲寄相思,給予越南收音機前的親友收聽,其中點播率最高的歌曲,有薰妮的「故鄉的雨」,以及一首由許冠文作詞,許冠傑作曲的「鐵塔凌雲」,由於歌詞感人,常聽得收音機前的聽眾淚流滿面。

「鐵塔凌雲,望不見歡欣人面,富士聳峙,聽不見遊人歡笑,自由神像,在遠方迷霧,山長水遠未入其懷抱⋯」(鐵塔凌雲)

「爸爸的心,媽媽的意,充滿慈祥的關注,入我眼裡,心裡滿是歉意,繁忙鬧市看不到喜歡的雨。難忘記,我學牛郎騎父背⋯」(故鄉的雨)

物質的缺乏,物質的昂貴,物品被分為「本地貨」與「入口嘢」,本地貨簡陋便宜,入口嘢卻十分吃香,即使一個禮盒,一個空酒瓶,一個小玩具也令人愛不釋手,置放家中玻璃酒櫃展示,上鎖保管。 至於「中國貨」是日後才出現的名詞。

當年,要看一部港產電影可不容易,街坊鄰居們必須出錢又出力,有組織的租下一部巴士,對抗暈動症,幾經辛苦,駛至遙遠郊區「水產」,由當地「公安」組織搭竹棚,幾幅大帆布、幾十張木矮凳、一副戰前產品投影機,潻黑一片中,耐著蚊咬觀賞一部又一部的違禁電影;監獄風雲、摩登保鑣、李小龍系列⋯⋯

「不看不知道,一看真奇妙。」街頭巷尾,偶然會見到小販推著一台單車或電單車,車後置放一個木箱子,箱子有許多小孔,小孩只要付錢就可透過小孔限時觀賞箱內畫面,這種流動電影車,又稱「單車戲」,類似古代的西洋鏡,解放前曾經流行一時,解放後日漸淘太,所剩無幾。

一九八八年影業開始放鬆,各大戲院重新整理後,偶然上映經過檢驗的中國/印度/蘇聯等「同道」電影,中國的有歷史片、印度有傳統歌舞劇、蘇聯有神怪片,不過沒語音翻譯,又沒字幕顯示,觀眾只能享受視覺畫面,無法知曉劇情。

曾經一度西堤不少戲院被淪為賣淫場所,院內有「五指姑娘」在此服務,她們最拿手的一道名菜就是「乾炒牛河」,完事贈君一份「草紙」。高價五指服務在戲院,平價就到路燈氛暗的花園仔,西貢「紅教堂」後園最常見,不過私隱不如前者好。

戰前留下的水晶宮舞廳,經改後被新政府改為平民咖啡廳,佔地廣大,場內設有互通的兩大主廳,一廳擺放投影大螢幕播放蘇聯搖滾音樂,另一廳擺放一台彩色小電視播放卡通「貓捉老鼠」,飲品有果汁、調酒、咖啡,紅紅綠綠的水果口味SIALO,不過咖啡廳只維持短短一段時間就結束營業了。

漸漸播放「資本主義」的海外電影已經不需要到遙遠的「水產」了,不過還是得到「地下戲院」觀賞,筆者就曾跟隨小叔到過此類戲院觀賞了兩部非常精彩的港片「傻偵探」與帥氣十足的「精武門」,而李小龍的獨特魅力更是老少皆喜歡。

一九八九年,第五郡「大世界」文化中心的華語舞台首度嘗試公開播放各類敏感電影,如武則天、警察故事、飛頭魔女⋯⋯筆者亦有在此購票入場觀看港產電影「A計劃」,印象最深刻是戲中主角成龍狂呑生辣椒的那一幕了。

家用錄影帶時代來臨,出租影帶業採取半公開化,簡稱「租片」,片類分有「散片」與「集片」兩類,色情影帶稱為「豬仔片」。當年要「租片」必須由「租片佬」背著一個大提袋,偷偷摸摸的親自送貨到府上,每晚定期「收片」,大家都得躱在樓上房間,關上燈光,濟濟一堂觀賞;上海灘、萬水千山總是情、回到唐山、香港蛙人、還我本色、蓋世豪俠、倩女幽魂、他來自江湖、難民營風暴⋯⋯箇中樂趣無窮。

極少人買得起「機頭」,大部分都是靠外國親人寄錢回來買的。

紅白機電玩遊戲面世,成為當年小朋友愛不釋手的室內娛樂之一。

到了一九九一年,租片才正式全面合法化,此時大家終於可光明正大的到街上店舖挑選自己愛好的錄影帶了,那些年熱門電視劇有;西遊記、包青天、香港小姐、歡樂今宵、殭屍福星、殭屍道長、肥貓正傳、我愛牙擦蘇、再見艶陽天、回到未嫁時、青青河邊草、有肥人終成眷屬⋯⋯電影有;音樂殭屍、未來戰士、皇家師姐、賭神、賭聖、各類演唱會等等。

最愛周星馳電影系列。

卡拉0K普及化,富有家庭開始購買組機齊齊歡唱,一首譚詠麟的「卡拉永遠0K」紅遍華社,街知巷聞,「十大新秀」歌唱比賽亦在此時興起。

中國貨開始大流行,手動「攪片機」問世。

科技進步,市面開始出現廉價翻版唱片CD,此時家用錄影帶、錄音帶、CD三款軟體娛樂共同享用,陳興道「藝能」生意興隆,香港「四大天王」追星風潮開始流行起來,尤其是張學友的歌曲甚受歡迎。

「明明是愛妳,最喜歡妳,情人妳似最美那齣影畫戲⋯」(愛情影畫戲)

人們喜歡抄歌,把喜愛的歌詞抄寫在簿上,抄歌娛樂從未退潮,家中人人都有一本歌簿珍藏,把所有心思寄放在歌簿上。

華人唯一的精神糧食除了租片,還有租書。起初出租中文書籍地點暗藏於一般巷內民宅,由熟人介紹下才能租借,後來租書漸漸解禁,十分昂貴的中文書籍由「租書婆」背著大提袋,每天定時到府租收書本,定期租客多爲理髪店業者。後來第一家「租書檔」出現於吳權街「豪仕坊」巷口,主要書籍全是香港進口貨,少數台灣書刊,雜誌有壹週刊、東週刊、明報、姊妹,漫畫有老夫子、小叮噹、狄克戀曲、天若有情、靈週刊、怪談、七十二行鬼禁忌、猛鬼傳真、猛鬼冤魂、迷離境界、壹本鬼古、以及筆者最愛的怪異集。怪異集是一本收錄多個鬼怪故事的彩色公仔書,共有上百多本,每本集合三至五個短篇故事,印象中有漢民、米奇、李志清等作者,該書最大吸引之處就是畫風成熟、故事曲折離奇、內容大多帶有勸世教育,絶對是一本空前絕後的漫畫好書,可惜自從鬼故熱潮冷卻後,該書於一九九五年停刊。

各類有趣的書本當中,還有一本充滿神秘感的「龍虎豹」。

租書容易買書難,越文書籍隨處可見,中文書籍必須要到趙光復街的幾家小書店,或到唯一的一家大型「大世界書局」,那裡有出售進口台灣報紙、香港雜誌、中國人民畫報、世界動物、世界植物、童話故事、小明週、複印版老夫子、書簽⋯⋯但是價錢卻非常貴,未必人人捨得買。

「你挑著擔,我牽著馬,迎來日出,送走晚霞,踏平坎坷成大道⋯」(西遊記)

開放後電視節目比以往豐富,開始出現「一音多譯」的電視劇,如三國春秋、小龍人、辛巴達,不過重複播放多年的還是大陸版六小齡童的西游記了,西游記具有勸世教育,提倡善法、敬老扶幼、尊師重道,故事內容相當精彩,戲中插曲又動聽,是小孩的最愛,不過最令人咬牙切齒的就是唐三藏趕走孫悟空那一幕了。

人民生活貧困,很少人能擁有電視機頭,常見一部電視多人「享用」,一盒影片多人「借用」之情況,財務困難時還得把電器變賣換取現金,沒有機頭的日子是最難過的,直至收到外滙才能再買新機頭。看影片最無趣的就是遇上突如其來的停電,尤其看得正投入時。停電沒有任何事先通知,一星期最少停電一次。那年代的人很容易滿足,只要天天有飯可吃,有片可看。巷民之間相處融洽,極少出現勾心鬥角的情形,只是得提防外來人士,皆因小偷特別多。

電視機首次出現現場直播。越南居民向來熱愛足球運動,每逢四年舉辦一度的世界杯足球大賽,人人捱夜觀看,當半夜三更直播節目插入廣告時,那時巷口的麵包店,准備迎接晨間新鮮出爐的法式麵包必定提前大賣清光,而廣告時段常常播出的一首山塔那曲子Oye Como Va,歌譜輕鬆,大家還把它改為「肥佬冇碌實」,印象深刻。

開始流行投幣電動遊戲機,青少年日夜流連忘返「電子檔」,還有部非法賽馬機。

一九九五年,常常出現在電影裡的港星梁朝偉赴越拍攝電影「三輪車伕」,該片由陳英雄執導,電影裡的一棟法式老建築物是在海上懶翁街臨時搭建的木樓,全樓貼上壁紙造形,遠觀像極「石屎樓」,幾可亂真。拍攝期間梁朝偉在越南停留了一段時間,當年筆者在安陽王街與他有過一面之緣,面帶微笑,穿著素白波裇的他帥氣十足。

後來 LD、VCD、DVD 影片普及化,又笨又重的錄影帶日漸淘汰。

人生如戲,彈指之間,已是數十年的往事。今日隨著國家進步,科技發達,以至其它娛樂多起來後,已經很少人租片看了,反而被氾濫且擾亂人心的網路資訊所取代。